各县(市、区)商务局、运城开发区产业发展部:
现将《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运城市商务局
2025年3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商务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全力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内外市场联通更加高效,聚焦全方位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开发区提质升级,持续推动商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运城篇章贡献商务力量。
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实现5%增长,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一、持续繁荣消费市场,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
(一)持续促进消费提升。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政策宣传,推进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3C数码产品等商品消费,简化操作环节,优化审核程序,加速审核兑付。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保障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发展。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持续推广“四菜一汤一饼”地标美食,强化万达、吾悦等中心城区核心商圈辐射功能,丰富盬街、岚山根等特色商业街消费业态,推进老字号、乡村e镇等名优特产入驻城区及旅游沿线商业主体,举办汽车巡展、美食节、啤酒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引客入运”。扎实开展企业入库纳统。学习借鉴太原、临汾2市经验做法,着力发展首发、首店、首秀等经济,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持续挖掘批零住餐等市场主体信息,动员指导企业主体入库纳统。
(二)持续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督促指导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制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施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实,持续开展问需于民,梳理汇总建立需求清单,研究制定任务清单。各县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努力拓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重点在盐湖、临猗、芮城、新绛、河津等县(市、区)新增建设30个便民生活圈,推荐上报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个。
(三)扎实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提升乡村e镇网络零售额和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发展电商主导产业。加大农村寄递上行快件补贴宣传力度,力争农村寄递上行快件补贴申请补助资金达到1600万元以上。有序推进现有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组织永济、芮城、新绛申报2024年县域商业建设全国“领跑县”。
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一)加力提升对外贸易发展。稳住对外贸易基本盘,进口为主的县域关注大宗原材料矿砂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状况,运用进口贴息等政策稳定矿砂进口的基本量。出口为主的县域关注境外贸易政策、汇率变化,清醒认识外贸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在国际市场布局、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等下功夫。落实外经贸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绿色贸易,争取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7户以上,年度有效投保企业数65家以上,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组织参加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重大涉外展会,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帮助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二)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继续开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2024版)、鼓励外商投资奖励政策、重点企业落户奖补等政策的宣传、解读,创优发展环境。建立外商投资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中心,跟踪服务重点外资项目,促进企业尽快到资、落地和增资。组织文化、数字、文旅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参加“晋服全球”“外企来晋投资沙龙”等活动,指导山西宇达青铜、绛州澄泥砚申报国家“千帆出海”对外贸易重点活动(项目),推动特色文化出海。
(三)加速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提质升级,深入聚焦“跨境电商+产业带”,对标先进,立足产业基础和禀赋优势,切实做好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对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逐步提升航空口岸智慧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重点关注东南亚国际航线及日韩国际形势。督促机场、海关尽早启用国际货运库,探索实施腹舱带货功能,实现航空口岸客货运量同步提升。坚持申建同步、以建促申,加快自贸区运城片区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
三、持续开发区建设升级,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
(一)分类推动转型发展。把盐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1+11”转型综改示范体系中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着力发展1-2个新质生产力特色产业集群,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新质生产力产业占比达到35%以上。推进4个传统产业为主开发区加大钢铁、焦化、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进5个非传统产业为主开发区立足各自已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特色优势,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推进万荣、临猗两个农业示范区不断加强产业投资,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投资、产出、税收三个强度调度,高度重视季度党政联席会、月度末位约谈会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六个奋勇争先”,确保全市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盐湖转型综改示范区10%)以上。
(二)统筹推进“一谷三园”。围绕“晋创谷”建设,做好开发区配套服务,把“晋创谷”打造为四链融合的创新平台。持续引育消费品产业企业,做大做强5家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加强谋划储备,推进闻喜开发区日用玻璃、风陵渡开发区中成药、垣曲开发区建筑卫生陶瓷、临猗示范区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申报省级消费品园区。用好我市开发区绿电资源,推动绛县、运城开发区申报绿电产业园区,以绿电优势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盐湖高新区、运城开发区要做好谋划建设国际合作园区的准备工作,加强与目标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多措扩大引进外资规模,规划布局合作园区。
(三)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突出有效益、有创新、补短板、有活力四个投资关键,聚焦项目投资、项目储备、重点工程建设、要素保障、招商引资五个维度,全面落实项目建设提效、护航、优服、攻坚四大行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围绕开发区第一、第二位主导产业,落实“链长+属地”包联共建,深入开展“政府+链主+园区”招商,落地一批规模大、能级高的产出项目。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抓好产业转移、要素保障等工作,强化对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达产率“三率”的考核调度,动态跟踪签而未落、落而未投、投未见效的“三未”项目,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1%以上。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三化三制”存在问题和短板的梳理整改,构建高效顺畅的开发区管理体系。加快开发区管运分离改革,全面建立“小管委会+大公司+基金”的运营模式。大力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全过程参与开发区重点工作、重点决策,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与海关、税务部门合作,打造进出口贸易新通道。深入实施“三项”改革,推动承诺制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标准地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提升全代办服务水平。
四、持续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
(一)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强力推进正风反腐肃纪,营造商务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二)锻造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规定,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商务干部队伍。
(三)提升商务基础工作。着手编制全市商务领域“十五五”发展规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持续推进商务法治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夯实财务基础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力稳定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用好各项工作抓落实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各项部署在全市商务领域落地见效。
(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化商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高度关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督促企业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指导企业提升基层应急救援管理能力水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坚决守牢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底线。